t55p1356

“好医声肿瘤防治公益行”在省会郑州成功举办,专家共话肺癌精准治疗新策略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任倩倩摄影王雷雨陆梓昕

8月28日,“好医声肿瘤防治公益行”活动在省会郑州成功举办。会议聚焦“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新进展”,吸引了省内多位肿瘤科、呼吸科等相关领域医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学术交流深入。

大会主席、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崔勇霞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化时代,深入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沙龙的第一篇章聚焦于EGFR阳性NSCLC的全球研究进展,由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赵伟锋主讲。他系统介绍了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强调靶向药物与化疗的联合方案为晚期患者提供了更持久的生存获益。赵伟锋指出,中国本土研究数据证实,这种联合策略能显著延缓肿瘤进展,尤其对特殊基因突变患者效果显著。

在讨论环节,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徐磊、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住院医师王倩猛及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治医师程鹏与现场专家深入互动。徐磊结合临床案例,分析了脑转移患者的优化治疗路径;程鹏补充了放疗时机的选择要点;王倩猛则探讨了真实世界证据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讨论聚焦于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日常诊疗实践,现场气氛热烈。

沙龙的第二篇章宁由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雷小莉教授主讲。她深入解析了术后靶向治疗的重大进展,指出针对EGFR突变患者的新方案能大幅降低复发风险。雷小莉分享的多中心研究数据显示,术后早期干预对高风险患者尤其有效。

讨论环节中,郑州人民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巴艳华、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丁娟娟及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于洋各抒己见。专家们一致认为,精准识别患者群体是优化治疗的核心。

在企业专题会上,专家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对比了阿美替尼与进口药物的疗效差异。赵伟锋系统梳理了2025年ELCC/AACR会议上的最新突破。他引用AENEAS2研究数据指出,阿美替尼联合铂类-培美曲塞方案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提升至28.9个月,较单药治疗延长近10个月。雷小莉对比了ADAURA研究,指出ARTS入组全中国人群且基线更差,但亚组分析显示一致获益,尤其在II期患者中HR低至0.09。

大会主席崔勇霞教授在总结中高度评价沙龙成果。她表示,本次活动整合了全球前沿与中国经验,为河南地区医生提供了实用指导。崔勇霞呼吁持续探索靶向药物与其他疗法的创新组合,以提升患者长期生存率。沙龙在热烈掌声中落幕,与会医生纷纷表示内容贴近临床需求。

为了搭建交流平台,提升规范诊疗水平,大河报发起了“好医声肿瘤防治公益行”线下学术交流会,活动通过邀请组织各个专业头部专家与青年医生参与,以前沿资讯共享、典型病案讨论为沙龙主要内容。本次活动由江苏豪森药业公益支持,其研发的阿美替尼作为国产三代EGFR-TKI代表药物,已在耐药后治疗策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该平台将持续汇聚专家智慧与社会资源,助力健康中国发展,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