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发狠,五常仅中国没入局,美媒突然发现:中国在抄俄罗斯的底?在俄乌冲突中,五常
普京发狠,五常仅中国没入局,美媒突然发现:中国在抄俄罗斯的底?在俄乌冲突中,五常4国都加入了这场大混战,唯独中国还是个局外人,美媒后知后觉,中国在忙着买石油!这话可真有意思,合着中国买石油就是"抄底",美国偷偷加大进口就是"合理采购"?西方国家自己制裁俄罗斯搞得全球能源价格上天,现在看见中国按市场价买油又急得跳脚,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其实这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荒诞。2022年2月东欧战场大炮一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像打了鸡血,制裁清单列得比超市购物清单还长。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不能卖,卢布被踢出SWIFT,连西伯利亚的猫都要被制裁出宠物市场,简直是魔幻现实主义现场。更可笑的是,西方企业连夜从俄罗斯撤资,餐厅商场说关就关,搞得好像不跟俄罗斯划清界限就要被传染似的。但制裁这东西从来都是双刃剑。欧洲人喊着要摆脱俄能源依赖,结果自己天然气价格涨了十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利润直接腰斩,从69亿欧元掉到38亿欧元。美国倒是聪明,一边逼着欧洲禁运俄油,一边自己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量一周就暴涨43%,达到每天10万。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兄弟们上,我掩护——顺便偷偷捞一把。"就在美欧忙着表演"制裁秀"时,中国这边看得门儿清。既然西方自己把俄罗斯石油拒之门外,那中国不买白不买。2023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直接飙到1.07亿吨,同比增长24%,稳稳当坐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的宝座。沙特、伊拉克这些传统供应国只能眼睁睁看着俄罗斯后来居上,这场景像极了课堂上抢座位,西方学生傲娇地站起来让座,中国同学淡定坐下还说了声"谢谢"。更让美媒破防的是中国买油的"捡漏"操作。印度本来借着西方制裁的机会低价囤俄油,结果被美国加征50%的惩罚性关税吓得赶紧缩手。印度一退单,中国炼油厂立马接盘,以每桶至少低3美元的价格锁定了15艘油轮的俄油,算下来光这一波就省下好几亿美元。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本来就是生意场上的规矩,怎么到中国这儿就成"抄底"了?要说中国买油有多划算,数据最有说服力。2023年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额606亿美元,看起来不少,但按进口量算,中国相当于用批发价拿下了优质货源。更妙的是俄罗斯给中国的原油品质还更高,产自东西伯利亚的ESPO原油比给印度的乌拉尔原油质量好得多。这就好比同样花钱,别人买的是平装版,中国拿的是精装版还打了八折,换谁不羡慕?美媒吐槽中国"抄底"时,怎么不说说自己国家的"骚操作"?《华盛顿邮报》都曝光了,美国一边禁运俄油,一边通过希腊炼油厂搞"洗油"链条,把俄罗斯石油混进其他油品里供应五角大楼。欧洲国家更有意思,2023年明面上说不用俄油,暗地里却进口了1350万吨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西班牙、比利时、法国一个都没少买。这就像考试作弊的学生指责别人提前复习,脸皮厚度也是没谁了。中国买油的聪明之处还不止于价格。趁着这个机会,中俄石油贸易大量采用人民币结算,直接绕开了美元霸权。西方国家越是挥舞制裁大棒,中俄之间的本币结算就越顺理成章。这哪是"抄底",分明是借着西方的神助攻,悄悄推进"去美元化",难怪美国急得跳脚。现在的局面简直是大型"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现场。欧洲为了制裁俄罗斯多支付了1850亿欧元能源成本,工业竞争力直线下降;美国倒是赚了能源差价,却眼睁睁看着中俄关系越来越铁;俄罗斯虽然被西方围堵,但靠着中国这个稳定买家,石油出口非但没垮,反而在2023年卖得比以前还多。美媒现在喊中国"抄底",早干嘛去了?当初西方国家集体禁运俄油时,怎么不想想全球能源市场是个整体?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能源进口国,买谁的油、花多少钱,完全是基于自身需求的商业行为。难道要中国跟着西方一起制裁,把自己的能源安全拱手让人?这种逻辑简直可笑。说到底,中国既没像美英那样给乌克兰递武器,也没像俄罗斯那样直接参战,坚持中立政策没毛病。在商言商买石油,既帮俄罗斯缓解了制裁压力,又保障了自己的能源安全,还顺便赚了差价,这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闷声发大财"。西方现在气急败坏也没用,谁让他们当初制裁俄罗斯时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噬"?中国就像个清醒的旁观者,看着五常其他四个国家在战场和制裁场上打得头破血流,自己默默囤油、算账、搞本币结算。等美媒反应过来时,中俄能源合作早就固若金汤了。